刚果(金)卫生部8日确认,该国再次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目前已发现21例疑似病例,其中2例确诊。
刚果(金)卫生部部长奥利伊伦加卡伦加当天发布公报说,近期西北部赤道省发现21例埃博拉疑似病例,其中17例死亡。在世界卫生组织和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协助下收集到的5份病例样本中,2例经实验室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
卡伦加说,刚果(金)已调遣人力和物资准备抗击新一轮埃博拉疫情。
世卫组织同一天宣布,已知悉刚果(金)再次出现埃博拉疫情,有关专家已前往疫区,协助当地做好疫情防控。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亚沙雷维奇:我们在现场有相关的人员,而且刚果(金)也已经有应对埃博拉病毒的经验,所以刚果(金)的专家将和世卫组织、无国界医生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的专家一起,尽快被派往疫区。
本次疫情是刚果(金)自年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出现的第九次埃博拉疫情。年5月至7月该国北部出现埃博拉疫情,共造成4人死亡。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患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病死率高达50%至90%。
在疫情流行期间推迟不必要的前往刚果(金)的旅行,必须前往刚果(金)旅行及工作的人员应注意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p>
1.避免与疑似病人、野生动物及被其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接触,不要出席葬礼和到诊所、医院等病人聚集的地方。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接触疑似病人或野生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
3.避免接触、处理野生动物肉,在当地生活一定要购买符合卫生标准的生肉制品,煮熟后食用。
4.前往非洲地区除注意防范埃博拉出血热外,还应接种黄热病、霍乱、流脑、脊灰、甲肝、伤寒等疫苗,携带疟疾预防药物,预防当地常见流行疾病。
5.在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现有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就医。
来自刚果(金)的人员在入境时如有发热、乏力、头痛、肌痛、咽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结膜充血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索取《就诊方便卡》。入境后,要注意做好自身医学观察,建议入境后3周内居家自我观察,在观察期间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来自刚果(金)的外籍留学生、工作人员建议在入境后3周内由学校、工作机构安排进行自我观察。
同时,前往刚果(金)的人员,可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及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据了解,为防控埃博拉出血热输入性病例,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会对来自刚果(金)的入境人员采取体温监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工作。(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