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脖子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环保,我们想说几句真话十本关于环境保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专业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413/m7ve7l8.html
                            

气候变化算是本世纪我们将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但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可不止这一个。人类铺下千万条道路,令物种在全球范围内迁移,同时过度捕捞,造成海洋酸化,改变河流的化学组成……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自然科学家认为地球历史上曾发生五次灭绝事件(想想那颗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科尔伯特则强有力地指出,人类活动正在引发第六次。和许多谈及环保的作者不同,科尔伯特并不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她只是通过一些令人难忘的奇闻异事,简单地陈列事实。这本书虽然冷静严肃,但读起来相当迷人,信息量很大。

——比尔盖茨评《大灭绝时代》

的高温天气,在最近两个月席卷了世界各地。极端高温是气候变暖带来的致命后果之一,而山火、干旱、病毒……这些威胁到人类生存的事件,同时发生在我们身边,让一切变得更糟。

科学家认为,因为人类的活动,正在引发第六次大灭绝,“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大自然的灾难是地球发出的警告,远方的哭声已近在咫尺,环境保护对于人类而言,迫在眉睫。

人类能修复地球吗?对普通人而言,环境保护听起来是一个人人都知道应该去做、却不知从何做起的事情,或为了眼前的便利无法坚持。但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合起来就可能对地球有着巨大的影响。

环保是一个大的、丰富的概念,不仅仅是我们视线所及的那些事情。比如,除了雾霾,其实水污染的问题现在也比较严重;除了气候变化,海洋酸化,生命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等,也是重要的环保议题……另外,环保主义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了解一点相关的历史,对于我们理解环保运动和自身当下的处境,也是有帮助的。

那么,作为普通人能做什么?我们整理了一份书单,推荐给关心环境保护的你,改变环境,从改变认知,选择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活开始。

01

《大灭绝时代》

作者:(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译者:叶盛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年普利策奖非虚构图书

《》《》《图书馆杂志》年度十大好书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财富》年度推荐好书

比尔盖茨、阿尔戈尔等与众多媒体推荐

力透纸背……科尔伯特追踪了人类对灭绝这一概念堪称跌宕起伏的认知历史,以及我们如何渐渐意识到自己在灭绝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为我们对当今世界的了解做出了无价的巨大贡献。

——阿尔戈尔,《》书评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故事有十三个。前几个故事所涉及的美洲乳齿象、大海雀还有菊石已经灭绝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远古的大灭绝及其曲折的发现过程。部分陈列当下的事实,在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孙雨林中,在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在大堡礁的外围海域里。

全球暖化或将造成99%珊瑚白化

巨变的范围是如此广大,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随便去哪里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最后还有一个故事所讲述的灭绝差不多算是发生在我家后院——说不定,也同时发生在你家。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关于作者: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Kolbert),美国知名记者、优秀科普作家,《纽约客》环境观察员和评论员。她的写作兼顾科学的严密性与辛辣的幽默感,以观察深刻、逻辑清晰、行文生动著称。曾出版《灾变手记》等文集,其社会责任感与前沿意识备受称道。年新作《大灭绝时代》在欧美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受媒体与学界一致好评,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堪与《寂静的春天》相提并论的重要著作。

译文纪实还将推出她的新作UnderaWhiteSkyheNatureoftheFuture。

02

《汤姆斯河:

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

作者:(美)丹费金

译者:雯

一部堪与《寂静的春天》《众病之》相媲美的“科学写作新经典”,

揭秘环境污染与癌症关系的真相。

工业化和城镇化之路上,

如何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难题?

年普利策奖非虚构图书

年蕾切尔卡森奖环保图书

年海伦伯恩斯坦图书奖

年国家科学院科学图书奖

一个充满曲折的故事,《汤姆斯河》是为我们的时代而写。费金以学者的机敏、记者的真诚和小说家的妙笔,向读者呈现了癌症与污染的复杂关系。

——悉达多穆克吉(《众病之:癌症传》作者)

费金以科学家和记者特有的关怀和精准,呈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堪称“科学写作新经典”

——《》

汤姆斯河是美国新泽西州一个人口不到十万的小镇,名字取自于那条流经当地的小河。

20世纪50年代之前,这里的经济凋敝,百姓以农业和手工业为生。年,瑞士化工巨头汽巴-嘉基迫于污染指控,将大部分业务从辛辛那提转移到汤姆斯河镇。从50年代到80年代,化工生产在为汽巴-嘉基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小镇的现代化转型。

然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急剧恶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几乎不做任何处理,或直接流入汤姆斯河,或经由深埋地下的管道排至大西洋,或直接在当地的农家后院填埋和焚烧,或干脆通过疏松的沙质土壤渗入地下。

via:marinas.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