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路透社金沙萨报道,刚果(金)内政部长阿瑟洛·奥基托·万科伊·达尼埃尔说,30日在金沙萨一个体育场内举行的一场过度拥挤的音乐会上发生踩踏事件,有11人丧生,包括两名警察。
在踩踏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称,涌入体育场的人群超过了最多能容纳的8万人,有些人最后强行进入了贵宾区和保留区。
阿瑟洛·奥基托·万科伊·达尼埃尔发布声明说,警方记录有“11人死亡,其中10人死于窒息和挤压,7人入院治疗”。
报道称,当地安全部队早些时候发射催泪瓦斯,试图驱散音乐会前聚集在体育场外街道上的暴力人群。
最终进入体育场的观众大大超过了在场的和私人安保人员所能控制的人数。
这是一起演出公共安全事故,演出往往在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安全关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大型文艺演出、大型体育赛事、节庆现场、露天音乐会、足球比赛现场、宗教活动现场等等都是高密度人群公共场合。
国内外高密度人群公共场合,因人多拥挤曾发生过多起危害严重的集体踩踏事故,对公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及全社会警惕与重视,严防恶性踩踏事故发生。
高密度人群公共场合超承载量聚集公众蕴含极大风险,致灾因素明显。单位面积单位空间高密度人群一旦发生无序混乱,人群恐慌、拥挤不堪,将发生大面积灾难性集体踩踏事故,伤亡惨重。
并非孤例
此外,两天前发生在梨泰院的踩踏事件,已经造成至少人遇难,其中包括四名中国公民。韩国总统尹锡悦随即下令,组建调查本部对事件进行调查。10月31日下午,韩国警方已确认全部名遇难者的身份。
30日韩国三大无线电视台停播了综艺节目,改为播出事故特别报道,多家主题公园停止烟花表演等活动,原定于30日晚在釜山举办的亚洲音乐节演唱会同样宣布取消。
结合官方调查进展详细复盘梨泰院事件全过程后,韩国总统尹锡悦在30日凌晨的表态是准确的:这是一场不应该发生的悲剧,而且“可以避免”
就防范人群聚集安全风险而言,这起事故并非孤例。回顾最近十余年发生的严重踩踏事件,发生地除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
年11月5日,美国休斯敦“天文世界”音乐节踩踏事件造成10人遇难、余人受伤,当时的现场救援亦备受诟病,踩踏事件发生40分钟后演出才宣告停止。
年6月欧冠联赛决赛期间,意大利都灵市中心发生人群恐慌引发的踩踏事件,3人遇难,上千人受伤。
年7月24日,德国LoveParade音乐节期间,一处人群拥挤的斜坡发生踩踏事件,造成20余人遇难、多人受伤。
年6月18日,德国杜伊斯堡在举办电子音乐节期间,也发生过一次严重的人群踩踏致死事件,造成21人死亡。
那一年的音乐节在一个旧仓库里举行,多万名电子音乐迷赶来现场。观众到达现场前需要穿过一条30米宽的巨型隧道。音乐节组织者担心隧道里通过的人太多,所以临时堵截了两端的人流。结果人群在警戒线前迅速聚集,这又迫使封锁被解除。结果,两边人流开始相向着涌入隧道,相遇后死死卡住,进退不得,最终酿成惨剧。
最近十余年全球各地发生的踩踏事件并没什么区别,明星、毒品糖果乃至人群挤压都只是导火索,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安全管理缺失。
如何避免灾难再次发生
高密度人群公共场所防范灾难性踩踏事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严格执行大型群体性活动申请报批制度
我国早就制定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且于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了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监督管理措施。根据该条例,对于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在人以上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包括体育比赛、演唱会、音乐会、展览、展销、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以及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均应在活动举办20日前到县局行政审批科报批;参加人数在人以下的,要到所在地辖区派出所报备。
一些地方有更详细的配套性地方性法规及规章,如海口市为落实上述《条例》曾明确规定:“人以下(接近人),应提前向辖区派出所报备;至人要提前向辖区分局报备;人以上向海口市局报备。”海口市对于大型有明确规定,若发生安全事故,将追究活动主办方的责任。
应有事先严格准确的风险评估
针对城市大型商业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理论上限制举办大型商业活动。若举办相关商业可提前报备,相关部门可提前介入,针对活动场地进行安全评估,对一些场地过于狭小、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台阶等进行提前预防指导,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高密度人群公共场合承载量与承载量不是一个概念。承载量是指公共场合或旅游景区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比较舒适、适宜的游览环境与条件,是衡量舒适度的指标。承载量是指公共场合或旅游景区旅游设施能够容纳承受公众或游客的能力、极限,超出此能力与极限将提高发生危及公众人身安全事故的概率。
承载量是衡量公共场合安全性的指标。风险评估中应特别注意这个刚性红线指标,只能在承载量指标前提下决定方案的批复与否。
制定精准专业有实操性可行性的应急预案
在从严审批的同时,县区级机关必须督促活动场所管理者切实负起场所安全责任,周密制订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各类紧急突发事件;加强活动安保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漏洞;根据活动性质、人数规模、场地状况等情况,提前踏勘、超前部署,组织足够警力加强现场安保工作。
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主办方、承办方要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制订安全工作方案,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度,配备安保力量,严格控制活动参与人员,落实应急救援等措施,确保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灾难性踩踏事故的应对不应走到灾难已发生的地步,的可能是防患于未然,切断灾难性踩踏危机的隐患与苗头,让风险防范的前端及源头保佑每一个生命。#韩国首尔梨泰院发生踩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