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tslf/161127/5059033.html对于乡村学校来说,发展特色校本课程就是结合当地实际,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亮点课程。对此,长岭镇中心小学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开设了陶艺、二胡、古筝、电子琴、儿童画、剪纸等34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日,陶艺名家董翔宇老师如约来到长岭镇中心小学,为该校陶艺校本课的小学生们辅导手工制作陶艺。陶艺校本课是长岭镇中心小学依托长岭砖瓦之乡丰富的粘土资源和悠久的制陶技艺特意开设的,老师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水平,把目标定在陶艺基础阶段学习,让泥土与学生们零距离接触,在带给学生们温馨浓郁的乡土文化陶冶情操的同时,充分培养他们的艺术特长,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学生刘一凡:我家人有在砖瓦厂工作的,从小我就对泥土产生浓厚的兴趣。陶艺校本课的开设,满足了我亲近泥土的愿望,我已熟练地掌握了它的制作流程,可以自由地塑造自己喜欢的陶艺制品,这是我自己做的小花篮。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学生曹佳琪: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泥特别软,想把它做成一个瓶子或者罐子的时候特别难,然后一出手的时候,就会扁,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慢慢地掌握了这个力度,越来越熟练。
在教育教学中,长岭镇中心小学始终本着“静下心来做教育、踏踏实实育人才”的工作态度,以“让长岭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师德建设、立德树人形成正能量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校长周绪田:以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整合地方课程、开发一些特色校本课程,形成了适合我们长岭小学实际的办学特色。
基于这一办学理念,近年来,长岭中心小学通过着力抓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了一个浸沐书香的良好校园环境。学校充分利用走廊文化,积极打造了“艺术长廊”、“经典传承”、“感恩励志”等富有传统元素的文化场所,为师生传承文明、诵读品赏创造了良好的第二课堂。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教师王立敏:我们长岭镇中心小学十分重视书香校园建设,通过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让孩子爱上阅读,推动经典文化的传承,聚焦在中华古诗词上,以传统节日为节点,举办古诗词诵读大赛,每次诗词大赛都会有很多家长来到大赛现场,为我们的选手加油鼓劲,也参与到活动当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教师魏凡:现在我们学校已经全面完善了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了多种功能室,像音乐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随着学校教学硬件的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长岭镇中心小学以课程建设作为特色建设的突破口,自年9月,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校本课程。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徐秀田: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以丰富学校课程,培养学生兴趣,让孩子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技能为目的。我们充分整合地方课程,结合乡土特色,挖掘每一位教师的特长,还从社会上聘用了几名专业人员,开设了34门校本课,打破班级、年级界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课,在每周三下午组织校本课学习活动。
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侧重于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促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真正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个亮点,这种自助餐式教学,有利于师生双向选择,让老师各尽其能,学生各显其长。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教师杨红:我是一名音乐教师,也是一名古筝爱好者,结合自身的音乐专长,平时我积极研究古筝教学。同时,我也想把我的这种爱好传授给我的学生,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民族乐器的感知、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大的信心。
古筝校本课,现在成为了学校的特色课程,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有模有样的挥手弹奏着优美的乐曲,琴音飘飘洒洒,时而柔美,时而激昂,稚嫩的手指在琴弦上连贯流畅,美妙的音符从跳跃的指尖缓缓流出,令人陶醉其中,心旷神怡。
古筝同期声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学生卢佳音:我参加古筝校本课是源于音乐课堂中古筝名曲的欣赏,它的琴声美妙,余音袅袅,荡气回肠,举手投足间都深深地吸引着我。现在,我们都可以独立演奏《茉莉花》、《小小竹排》等几首曲子了,以后我会加倍努力练琴。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学生葛颂:古筝的演奏要求是视觉、听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