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脖子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身体各器官的杀手,都只有一个字躲过它,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身体的健康是整体的,也是局部的,如果一个器官出了问题,也常常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伤害到其他的器官。

心脏、肺、肾、肝、眼睛、耳朵、血管……这些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伤害他们的致命习惯,往往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字,而且就在你身边!

血管怕

引起血压波动,易梗死、破裂

1

血管就像一个橡皮水管,弹性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天冷时会变脆、收缩,血压也会升高;天热时会变软、扩张,血压也会随之降低。也和橡胶水管一样,血管在年轻的时候弹性很好,但是随着老化,会变硬、变脆,一旦突然遇冷或郁热,都容易发生破裂。

建议

少熬夜。熬夜时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在这个过程中,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

多运动。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变硬、变脆,血管内壁变厚、血管通路变窄,而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

心脏怕

盐分过多加重心脏负担

2

据报道:我国居民平均日摄盐量达12克;世卫组织的建议摄入量为不超过5克;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超过世卫组织推荐标准2.4倍!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果钠摄取过多,会造成体内的水滞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加重心脏的负担,也会导致高血压。所以心脏不好的人,吃得太咸会觉得不舒服。尤其是心衰的患者,需要控制盐的摄入,还有水分的摄入。

建议

一天吃盐6g以内,相当于1啤酒瓶盖的量。

做汤的时候,盐一定要少放,不能以口感来作为放多少盐的判断。

如果有明确是需要,可以选择低钠盐。

肝脏怕

脂肪肝发病率骤增,或发展为癌

3

脂肪肝已取代病*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据保守估计,按全国发病率约18%的保守估计,我国脂肪肝的人数达2.34亿。

脂肪肝种类原因繁多,其中肥胖性脂肪肝为煮。研究发现,肥胖的人肝脏老化非常明显。平均而言,体质指数(BMI)每增加10,肝脏的“年龄”就会增加3.3年。

建议

对付脂肪肝,最好的方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山楂是脂肪肝最好的零食,可以帮助降低血脂、促进消化。

让自己的BMI指数控制在18.5~24.99之间。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例如:70kg÷(1.75×1.75)=22.86

肺怕

吸烟、油烟等增加肺癌风险

4

这里说的烟,不只是烟草,还包括烹饪时的油烟、工作环境中的烟雾灰尘等。

长期吸烟、长期身处二手烟环境、工作中长期接触烟雾灰尘的人群以及家庭主妇等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医学上用吸烟指数来表示累积吸烟量与肺癌的关系,吸烟指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年数。

假如一位烟民每天抽一包20支的烟,连抽了20年(一年算天),就是包,那么他的吸烟指数就是20×20=,“吸烟指数”就应被列入肺癌风险人群了。

建议

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现在开始戒烟。

如果戒烟有困难,医院的戒烟门诊。

千万不要在家里抽烟,要让身边的家人远离二手烟的危害,尤其是孩子。

肾脏怕

增加代谢负担,损伤功能

5

说肉不甚准确,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蛋白质,包括但不限于鸡蛋、牛奶,各种肉类、海鲜以及豆类。蛋白质的代谢主要是由肾脏来承担的。经常大鱼大肉、吃很多的豆制品,就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使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相比豆类的植物蛋白来说,肉类的蛋白质结构是动物性的,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对肾脏的负担更小,所以本身有肾脏疾病的人,一般医生都会建议少吃植物性蛋白。

建议

成人每天摄入60~80克蛋白质就可以满足需求。比如,一般每斤猪肉含84.5克,每斤牛肉含.5克蛋白质。

可以自己对照着算一算。每天吃肉不要超过4两。如果已经吃了鸡蛋、牛奶、豆腐等,就要减少肉类的量了。

胃怕

引起痉挛,紊乱胃功能

6

在中医里面,有一词叫“胃寒”,就是不能吃凉的东西,吃了会不消化、胃痛,吹了冷风也会不舒服。这个时候,如果喝些热水或者用热水袋捂一会儿就会舒服很多。

这是因为,寒冷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影响食物透过消化道的黏膜化生为血液。胃痛、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这时进食生冷食物就会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状。

建议

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不要直接就吃,可以加热或放置常温。

平时可以喝些生姜红枣茶等能帮助暖胃的,夏天少吃或不吃冷饮。

肠道怕

容易忍出肠道癌症

7

憋便是最不好的生活习惯之一,据《大众数字报》,大便不及时排出,水分就会被肠道反复吸收,导致大便干结难排。

大便中含有大量细菌和*素,不能长时间滞留于体内,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排便一次。此外,憋便和结肠癌等肿瘤的发生也具有相关性。

建议

有便意千万不要忍。晨起和早饭后是排便的好时机,这时不管有没有便意,都要上一下厕所,以养成定时排便的膝盖。

口渴不要忍。有些人忙起来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等喝到嗓子眼冒烟的时候,已经是渴得不行了,端起杯子豪饮,喝了一肚子水,难受一下午。

便秘喝些土豆汁。土豆加水打碎,放在小锅里煮致粘稠,放温后加些槐花蜜,冷藏至冰箱,每天早上喝一勺。

鼻子怕

易鼻衄、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8

鼻子是呼吸系统中重要的器官,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湿润气体,还是人体最重要的一道免疫防线。鼻腔黏膜长期与外界接触,很容易干燥,也因此很是较弱,很容易生病:

如果鼻子里面的黏膜长期干燥,很容使其中的毛细血管破裂,引起鼻衄;

还会降低其免疫作用,诱发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增加黏膜敏感性,出现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等。

建议

老人、小孩在干燥环境下容易鼻出血,可以在鼻腔内涂抹金霉素软膏。

天气干燥的春秋两季,可以用加湿器,另外冬季空调不要开太长时间。

眼睛怕

近视、眼干、眼疲劳

9

眼睛可谓是最“娇弱”的器官,一点儿也不能累到。一累到了,眼干、眼疲劳、近视、老花等毛病就都出来了。

中医还有“累从眼入”的说法,眼睛过于劳累,也会牵连五脏六腑,出现诸如头痛、失眠、烦躁、恶心等疲劳症状。

建议

平时看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每隔45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左右。

常喝杞子菊花茶明目。

经常用温热的毛巾敷敷眼睛,也可以用大拇指按住太阳穴,用食指沿上下眼眶刮一刮。

耳朵怕

最易生冻疮

10

耳朵是一个特别怕冷的器官。因为耳朵很薄,血管分布很少,也没什么脂肪,流经的血液少,能量和热量少,也不好保温。所以,冷风一吹,耳朵就哆嗦了。也最容易生冻疮。

建议

天气寒冷时,出门可以戴上耳罩,或者用帽子、围巾遮住耳朵。

擤鼻涕时应按住一侧鼻孔,稍稍用力擤出另一侧,一侧一侧进行,以免引起中耳炎。

口腔怕

牙不好,疾病全身跑

11

俗话说,牙不好,疾病全身跑。医院口腔科郭惠杰说口腔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

口腔里一脏,就容易出现各种炎症。研究发现,口腔有炎症,会增加冠心病、中风、肠胃溃疡、早产、肺炎等多种疾病的风险,还可能诱发舌癌

,并可能与阿尔兹海默症有关。

建议

每天一定要只是刷两次牙,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每年洗一次牙。和那些疾病相比,洗牙就没有那么吓人了。

血管怕激,心脏怕咸,肠道怕忍……身体各器官的杀手都只有一个字,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建议中老年朋友记住它,顺利躲过各器官可能的伤害,才能保健康、延年益寿,值得推荐给好友们都看看~

杨氏脏腑经络点穴推拿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主讲专家:

杨理存,字润淼、道号德真子。生于有文字记载的十九代道学、武术、中医世家(五祖父杨济生老先生,生前曾为国、共两党高层领导诊医,曾任国家中医局首席顾问,被国家中医局老局长吕炳奎先生誉为我国中医诊脉王,任中南海首席中医保健医,曾为毛泽东主席、董必武副主席、李先念副主席私人中医保健医生。曾获斯大林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专家级中医,一九七五年去世,由李先念主席夫人林佳梅致悼词)此段文字并非拉大旗做虎皮,实乃证实杨家为世传中医学大家。

自幼随祖父、父亲习武、修道(研修祝由术)、行医,集祖上十八代先人的经验和自己几十年临床经硷、刻苦研修,达到深谙宇宙阴阳与人体阴阳之存在与变化,能认识经络信息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经络“决生死、处百病、调气血、不可不通”的原理,临床中仅凭一双手调治各科疑难病症。良好的医疗效果,深受广大国内、外患者好评。

主讲内容:

1、武术分筋错骨点穴疗法或结合杨氏脏腑经络点穴疗法,治疗骨伤科:急性筋骨扭错、脱臼、颈椎综合症、腰椎综合症、肩周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网球肘、老年腰腿痛、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症。

2、杨氏脏腑经络点穴疗法治疗神经、精神科: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孤独症、痴呆症、精神分裂症。

3、杨氏脏腑经络点穴疗法治疗内科:头痛、感冒、眩晕、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乙肝、肾炎、鼻炎、胆石症、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痉挛、腹胀、腹泻、便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哮喘、前列腺炎、疲劳综合症、风湿症、痛风症、类风湿、脉管炎、美尼尔综合症、帕金森症、萎症。

4、杨氏脏腑经络点穴疗法治疗妇科:痛经、不孕不育、月经不调、闭经、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肌瘤、囊肿、盆腔炎、附件炎。

5、杨氏脏腑经络点穴疗法治疗儿科:疳疾、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弱智症、夜啼、遗尿。

6、其他:美容祛斑、点穴减肥、医疗保健。

道医杨理存脏腑点穴推拿培训视频教程

年12月02日—12月07日(02日全天报道)北京

年01月01日—01月06日(01日全天报道)北京

1、研修费每人:元特价元,(包括:资料费、证书费等)。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报名联系人:陈鹏飞主任

网站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2#

远红外线→渗透到体内→水分子振动→转换成热能量→皮下深层组织温度上升→引致细胞活跃→促血液循环加快→与营养物质,蛋白质DNA形成新的水合体→人体吸收→保健养生。

一、何为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一种具有强烈作用的反射线

特征:

1.肉眼不可见,波长为5.6~微米

2.具有直射、曲折、反射等光学性质

3.任何物质吸收都会引起热反应

4.具深透力应用:其中在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放射的波段相同,根据无数国际权威研究机构临床报告,相同波长的远红外线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所以把控制在该波段的远红外线发热体产生的射线称为理学疗法之光,简称“生命之光”。

二、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远红外线在所有太阳光中,他最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远红外线还是一种电磁波,能迅速的被人体吸收,渗入人体的远红外线便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再透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映,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原本滞留在体内的老旧废物和有害物质,会随着新陈代谢由汗腺排出体外,而存在于毛孔中的化妆品残余物,就能够不必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和汗水一起排出体外,可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这些好处都可以从温度约40度左右的低温远红外线的研究结果上得到印证。

三、远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预防保健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利用远红外线反应,使皮下深层皮肤温度上升,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复活酵素,强化血液及细胞组织代谢,对细胞恢复年轻有很大的帮助并能改善贫血。调节血压: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一般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肾脏等细小动脉收缩及狭窄所造成。远红外线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能使高血压降低,又能改善低血压症状。

改善关节疼痛:远红外线深透力可达肌肉关节深处,使身体内部温暖,放松肌肉,带动微血管网的氧气及养分交换,并排除积存体内的疲劳物质和乳酸等老化废物对消除内肿,缓和酸痛之效果卓越。

调节自律神经:自律神经主要是调节内脏功能,人长期处在焦虑状态,自律神经系统持续紧张,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头痛,目眩,失眠乏力,四肢冰冷。远红外线可调节自律神经保持在最佳状态,以上症状均可改善或祛除。

护肤美容:远红外线照射人体产生共鸣吸收,能将引起疲劳及老化的物质,如乳酸、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多余的皮下脂肪等,籍毛囊口和皮下脂肪的活化性,不经肾脏,直接从皮肤代谢。因此,能使肌肤光滑柔嫩。

减少脂肪:远红外线的理疗效果能使体内热能提高,细胞活化,因此促进脂肪组织代谢,燃烧分解,将多余脂肪消耗掉,进而有效减肥。

改善循环系统:远红外线照射的全面性和深透性,对于遍布全身内外无以数计的微循环组织系统,是唯一能完全照顾的理疗方式。微循环顺畅之后,心脏收缩压力减轻,氧气和养分供应充足,自然身轻体健。

强化肝脏功能: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化学工厂,是血液的净化器。远红外线照射引起的体内热深层效应,能活化细胞,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促进细胞生长,强化肝脏功能,提高肝脏解*、排*作用,使内脏环境保持良好状态,可说是最佳的防病战略

四、远红外线适用哪些病症之理疗保健远红外线属物理疗法之光疗的一种,是非侵入疗法,安全方便、无副作用,使用者感到温暖舒适,并能促进循环、增加排汗。经常使用天天神清气爽。

五、远红外线在美容方面的功效

增进生理氧化还原反应:减少多余脂肪堆积。

促进排汗及皮下脂肪的排除:洗净汗腺、皮脂腺,排除污垢

活化生理机能及功能:让荷尔蒙酵素激化,排除重金属、*物沉积,使养分充分送达皮肤。

再生机能复活:去除淤血、伤处斑痕、面部肌肉机能恢复。

治疗美容方面的难症:它能放开毛孔,提供新鲜氧气,并促进呼吸,让皮肤光滑柔嫩。

六、远红外线在瘦身方面的功效

促进新陈代谢:大量排汗,达到运动效果。

分解多余脂肪:皮下脂肪分解后随汗水排出。

消耗卡路里:汗水从皮肤表面因热气化时,即会消耗卡路里。(气化1毫升的水约需0.58大卡的热量)

提升基础代谢率:每日使用远红外线健康能量屋,可有效提升基础代谢率

七、使用红外线健康能量屋的反应症状

1.绝大多数有温热感觉。

2.个别风湿症,类风湿症病患会感觉刺痛难忍,属良好的正常反应,坚持4-5天状况就会减轻。

3.个别畏寒病人会有更冷的感觉,持续一周症状会消失。

4.个别可能有瘙痒情况,属正常反应;有脚气、富贵手、疥癣、带状疱疹等皮肤病潜伏因子者症状为明显,一周后逐渐消除。

5.胃肠功能失调者会有腹鸣现象,偶而1-2次腹泻为正常反应。

6.长期浮肿病人使用,消肿后有低烧现象。

7.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降压药量可斟酌减量,长期使用后测得血压平稳时,始可停用降压药。

8.个别患者出现红痒,皮疹现象,为排出体内废物的正常反应,保持患部清洁即可。

9.使用健康能量屋数天后,体内废物排泄增加,洗澡时汗泥增多,皮肤会更光嫩,细腻。

远红外线的治疗作用/p>

一、远红外线在人体内的吸收人体皮肤可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生发层(包括棘细胞层和基层细胞层),真皮又有乳头层和网状层,皮肤总厚度为0.5—4毫米,平均为2毫米。利用光电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带血管的皮肤的基本构造。表皮不含血管,真皮包含了许多小动脉、毛细管和小静脉网络。毛细管是类似发针一样的环路,它们把营养物质带到真皮和表层的接合处,从而在该处更新细胞。毛细血管壁实际上是营养物质和废物交换的场地。远红外线进入人体前,要受到皮肤的反射,反射率平均为0.34。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取决于远红外线的波长和皮肤的状态。人体皮肤含70%的水。水是远红外线的良好吸收体。因此,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光谱近似于水,即2.5—4微米和5.6—10微米两个吸收峰。根据匹配吸收理论,当远红外线的波长和被辐照物体的吸收波长相对应时,物体分子产生共振吸收。3微米以上的远红外线恰与皮肤的吸收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远红外线在人体中的穿透深度,是指进入人体的红外线的强度下降到起始强度50%时深度。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穿透深度约为1厘米,而远红外线则仅为0.05—1毫米。远红外线的波长愈长则穿透性愈差。由此可见,远红外线的绝大部分能量均被浅层皮肤吸收(角质层和透明层吸收了约60%以上),所以远红外治疗适用于治疗浅表性疾病。但这并不妨碍治疗深部的疾病,因为可以通过介质传导,细胞共振和血液循环使疗效到达组织深部。近红外线穿透深度较深,可直接到达10毫米左右。此处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末梢,又是祖国医学中应用极广的经穴所在地,这就给中西医结合领域里应用红外技术开辟了新天地。例如红外经穴疗法、红外光针、红外信息治疗仪都是很好的实例。

二、远红外线的生物效应生物体中的偶极子和自由电荷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有按电磁场方向排列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引发分子、原子无规则运动加剧而产生热。当远红外辐射有足够强度时,即超过了生物体的散热能力,就会使被照射机体局部温度升高,这是红外的热效应。由于远红外的热效应,遂引起了一系列生理效应。

1)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这里应特别指出的,红外区域光子能量(1.6—0.电子伏特)不能激活分子的电子能级,所以不能象紫外线那样使物质发生电离。红外辐射只能激活分子的振动能级。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一般为1电子伏特以下。也就是说,由于远红外能量形成分子的原子键能量小,因此不能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尽管如此,在远红外光子,特别使2—6微米远红外光子的作用下,使生物体的分子能级被激发而处于较高振动能级,这便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人体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促进和改善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远红外作用于皮肤后,大部分能量被皮肤所吸收,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另一方面,由于热作用,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降低,浅小动脉、浅毛细血管和浅静脉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3)增强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引起了体内外物质的交换失常,那么,各种疾病将不约而至。诸如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严重将会危及生命;糖代谢紊乱所致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引起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痛风等。通过远红外的热效应,可以增加细胞的活力,调节神经体液机制,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物质交换处于平稳状态。

4)提高免疫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保护反应,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对人体抵抗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临床观察,远红外确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5)消炎、镇痛作用机理如下:a)远红外的热作用通过神经体液的回答反应,消除了炎症的病理过程,使原来遭到破坏的生理平衡状态加速恢复正常,提高了局部和全身的抗病能力,同时能激活了免疫细胞功能,加强了白细胞和网状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消炎抑菌的目的。b)红外的热效应使皮肤温度增加,交感神经感受能力减低,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循环改善,增强了组织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改善了病灶区的供血供氧状态,加强了细胞的再生能力,控制了炎症的发展并使其局部化,加速了病灶的修复。c)远红外的热效应,改善了微循环,建立了侧支循环,增强了细胞膜的稳定性,调节了离子的浓度,改善了渗透压,加快了有*物质的代谢产物的排出,加速了渗出物的吸收,导致炎症水肿的消退。

6)镇痛作用。红外的热效应,降低了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血液循环的改善,水肿的消退,减轻了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刺激;远红外的热作用,提高了痛阈,以上种种,均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远红外的生物效应,除上述的热效应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的生物效应,如远红外线与生命的关系,红外线改善微循环,活化水分子、具活化组织细胞等重要功能。  

微循环科谱知识

一、什么是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其基本功能是向全身各脏器、组织和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带走代谢产物并调节组织间液、淋巴液和血液之间的平衡关系,是进行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系统。

二、微循环与人类健康的重要关系微循环正常与否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志。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疼痛、衰老、肿瘤以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都是由于微循环产生障碍所造成的。若微循环产生障碍则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养料,代谢出来的二氧化碳、乳酸、肌酣及致癌*素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肢体酸痛、麻木、寒冷,甚至导致脏器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当今医学界把微循环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积极地改善人体微循环,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才是获得健康的主要方法。●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治疗部位。●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对各种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运动性肌肉损伤、腕和手腱的扭伤、皮肤美容、面部麻痹有特殊的理疗效果。●红外线主要是由于其能从不同水平调动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而治疗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