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贷:银行存款
(×50%)(2)每月确认租金收入时借:银行存款
(×50%/12)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3)每月计提写字楼折旧时借:其他业务成本 16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0/12×50%]16(4)支付维修费时借:其他业务成本
1
贷:银行存款
(2×50%)13什么是子公司?
我想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不再赘述了。
2
长投的初始计量
这个图需要看出来,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和非同控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投资方所付出去的非现金资产,都相对于出售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是要确认损益的。
(若付出去的是存货,则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若付出去的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则应确认资产处置损益;若付出去的是投资性房地产,则要确认其他业务收入,结转其他企业成本;若付出去的是金融资产,则要确认投资收益(或留存收益)等等)
而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就不一样了,因为原本就是同一集团内的,所以付出去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多少根本就不重要,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金额,要看被投资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核算情况,原来是多少至关重要,因为对于集团来说,是属于集团内部的交易啊。
企业合并中相关费用的处理:(不管是同控还是非同控)①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②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冲减溢价发行收入,溢价收入不足或无溢价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注意:不计入合并成本)2×18年12月25日甲公司以账面余额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万元的库存商品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万元,增值税税率16%。甲公司“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万元,盈余公积万元。(1)假定甲乙是同一集团下成立的子公司,编制甲公司账务处理。(2)假定甲乙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编制甲公司账务处理。(3)假定甲公司只拿到40%的乙公司股份,具备重大影响力,编制甲公司账务处(1)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的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8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56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的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3)对联营企业投资的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看看,非同控下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和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账务处理,是不是差不多;而对于同控,就完全不一样了哦~
3
长投的后续计量
看这个图,得看出来三大问题:
第一:后续计量,有两个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对控股合并形成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
成本法:可以理解为维持初始成本不变,初始成本在初始计量中已经确定好了,不需要再做调整;
权益法:可以理解为所有者权益变动法,投资方盯着被投资方,例如,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了,那么投资方就认为自己的投资更加值钱了,所以就要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反之亦然。
第二:权益法涉及到五步:
①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②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或净亏损;
③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
④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发生变动;
⑤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而成本法根本不涉及。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跟初始计量,结合着看:
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的初始计量相对简单一些,但后续计量要采用权益法,涉及到五步,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所以,我们说,对联营、合营企业的计量,是先甜后苦的日子,初始计量简单(甜),后续计量复杂(苦);
而对于控股合并形成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初始计量要区分同控or非同控,尤其是同控,计量要复杂一些,而后续计量呢,采用成本法,没有权益法的五步,所以要简单的多,所以,我们说,对控股合并形成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是先苦后甜的日子,初始计量要分同控、非同控,相对复杂(苦),后续计量成本法简单(甜);
到底是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看你选择怎样的投资,投资的是联营、合营企业,还是子公司呢?一旦选择了怎样的投资,先甜后苦or先苦后甜的日子,也就决定了。
最后,再次提醒,没有先苦后苦的日子,千万不要问,老师,权益法后续计量的时候,为什么不区分同控还是非同控呢?看清楚了,文中,黑色对黑色的,红色对红色的。
(1)A公司于2×18年1月2日自非关联方处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支付价款万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1)A公司于2×18年1月2日取得B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万元,能够对B公司生产经营施加重大影响。B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万。
(2)B公司2×18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万元,宣告分配现金股利万元。B公司增加其他综合收益万元,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5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3)A公司于2×19年2月1日,将持有B公司的全部股权出售,取得价款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1)初始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2)后续计量
成本法
权益法
①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
初始投资成本(万元)>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万元*30%)→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万。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②B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万
——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③B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万
借:应收股利80
贷:投资收益80
借:应收股利3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
④B公司增加其他综合收益万元
——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60
贷:其他综合收益60
⑤B公司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50万
——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
(3)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60
——其他权益变动15
投资收益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
其他综合收益60
贷:投资收益75
4
长投的处置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合并以外
(联营企业、合营企业)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对于成本法下的处置,直接终止确认长投,确认损益就可以了;
而对于权益法下的处置,除了终止确认长投,确认损益之外,还要注意把权益法第四步、第五步中曾调整的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对应结转到投资收益和留存收益中,这一步千万不要忘记了。
一篇文章,两道题目,你都学会了吗?学会了就说明你的长投已经入门了,奖励一下自己吧~~~~
名师介绍:李小薇老师:C位夺魁班《会计+税法》主讲老师8年美国上市教育集团授课经验,专业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擅长总结与归纳要点,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独具特色的授课风格,被学员称为“总结之神”、"逻辑之王”。说明:本次总结由中华会计网校名师李小薇老师编写,李小薇老师新浪微博李小薇讲注会,同学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