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脖子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共建共治共享黄埔长岭打造基层应急新 [复制链接]

1#

打造

基层应急黄埔长岭模式

建设背景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平安中国建设??????

??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

??年11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

??年10月29日,十九大五中全会公报明确: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党中央对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高度重视??????

??在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

??在年11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黄埔区长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对应急工作的部署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责任担当意识,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为己任。

??以街道社区为阵地,着眼基层、筑牢防线,抓小、抓细、抓实各项基层应急工作。

??通过与省应急协会合作共建,大胆创新,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街道社区智能安全应急一张网,创建“政府统管、社区运作、专业机构共建、民众广泛参与”的基层共建共治共享应急管理新模式。

聚焦民生应急

创建“三个一”的基层应急新机制

社区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平安中国建设的主阵地,因此,要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建体系”的思路,确实补强目前基层“应急装备不足、应急力量不足、信息专递不足、民众能力不足、社会协同不足”五大短板和弱项,构建政府、民众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基层应急治理新格局。

(一)建设一个基层微应急基地

长岭街社区微应急基站,是一个集常用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预警、紧急救援及现场组织、安全应急宣教、志愿者便民应急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应急服务平台。

应急配备AED和16种应急装备,为加快AED的覆盖步伐,我们在每座应急站都内置一台AED,同时对值守志愿者进行AED使用和心肺复苏培训,一旦应急站周边发生心脏猝死人员将得到及时抢救。

应急站成为基层安全隐患排查、应急宣教、培训和演练制度化和常态化,夯实基层单位和民众应急能力,培育社区安全文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安全社区的重要阵地。

(二)探索一套新的应急管理系统

?街道自主研发“智慧长岭”全方位管理系统。

为加快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的脚步,打造“一站式”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城市智慧管理水平。建设“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智慧指挥系统平台,以“1中心N应用1平台”的信息化模式,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满足各业务科室、社区数据共享的需求。并借助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建立辖区全覆盖物联感知体系,基于指挥调度平台一览全域基础数据、实施动态数据以及事件诉求反馈,实现“一面屏”全面感知街道-社区需求、统一调度一线作业人员,合力推进我街道辖区各项事业的办事效率,为辖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生活。

?利用省应急协会的微应急管理系统。

通过“微应急”APP设置的一键呼救功能,民众遭遇突发事件时,可利用手机发出求助。APP救援系统即时启动救援调度,救援人员利用应急救援实时地图,准确定位求助者和应急站位置,开展精准救援,并实现应急装备、救援人员、增援人员同步到位,大幅提高救援效率。

?开发利用“5G”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

应急通信配套网络,充分利用5G网络开展各类智能化、便捷化服务。作为微应急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电信运营商、电网等共同建设,日常加强通信覆盖和信息传输,并在发生突发事件或严重故障时,及时保障受灾地区的通信能力和用电需求。根据应急站周边的信号覆盖需要,在户外的综合应急站建设应急通信杆体,确保应急站周边的信号覆盖,同时满足应急站各类信息发布的网络接入需要,同时便于应急广播设备的架设,提供迅速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第一时间把事故灾害消息或可能造成的危害传递到民众手中。

(三)组建一支社区基层应急力量

依托各社区居委会,组建包括应急站值守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站体维护人员、周边民众应急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基层应急力量,将成为“前线应急情报员、第一现场救援员、基层应急网格管理员”,第一时间上报站体所在地区的突发事件现场信息,参与第一现场前置应急处置和群众组织,成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有效组织科学施救的基层力量,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

广联社会力量

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

社区智慧应急管理新模式

长岭街道与广东省应急协会密切合作,依靠省应急协会的专家库、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组织平台,在协会原来推动的智慧共享应急站项目经验基础上,结合长岭街道的应急管理特色,在全省率先探索街道全覆盖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智慧应急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应急协会、应急企业、专家智库、社会救援队等专业团队、培训讲师团队和应急志愿者团队等,发挥多方优势,实现平时预防,急时响应。

运用互联网、云平台技术,建设“互联网+”的基层智慧应急信息平台,实现应急预警、调度、队伍、装备等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就近救援效能,创造我国基层智慧应急的新模式。

践行三大目标

建强基层应急管理综合能力

(一)把应急体系现代化建设落实到基层上

通过在街道所有社区建设“有组织、有制度、有系统、有装备、有队伍、有宣培”的基层应急体系,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夯实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将应急社会治理落实到基层,打通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完成应急管理拼图,从而真正实现应急管理全方位现代化。

(二)把科技运用到应急管理上

运用互联网、云平台技术,建设“互联网+”的基层智慧应急信息平台,全面实现应急站及其装备、应急志愿者、民众应急救助、应急预警响应处置和应急服务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大幅提高社区应急处置能力。台风、暴雨、寒潮、雾霾等自然灾害来袭和发生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时,政府相关部门可通过应急站和APP滚动发布预警信息,扩大预警范围,提升应急信息传播能力。

(三)把危险消除在未发时

应急站按应急救援专业标准,配备多功能综合救援设施和网格化值守应急志愿者,通过持续的应急宣教和安全文化培育,组织基层单位和民众开展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把安全隐患消除在未发和萌发阶段,从而大幅提高社区和家庭、单位日常安全系数。

在投放地周围出现突发伤害、疾病、灾情等公共安全事件时,在消防、医护、卫生等专业机构人员到达之前,抢抓应急救援“黄金4分钟”,先期组织应急救援和群众疏导,有效减低事故伤害。

按照“黄金救援4分钟”的要求,综合应急站将按照每-人、救援半径米、4分钟以内到达的覆盖面进行布局,微型应急站按照每人、救援半径米、2-3分钟到达的覆盖面进行布局,实现黄金救援和“救在身边”,与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和、等专业应急救援平台衔接,完成社会应急救援的全覆盖拼图。

社区微应急站项目作为一项满足全社会安全应急需要的系统工程和公益项目,长岭街将持续传播“注重防范、互相守护、人人能救、人人得救”的应急文化,提高社会民众公德心和友爱互助精神。同时,将激发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共建平安社会的积极性,加快形成社会协同应急机制,开创共建共治共享公共安全治理的新格局。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阅读)素材来源

长岭街编辑

区宣教中心转载请联系

黄埔应急管理投稿邮箱丨gzhpxjzx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